经常吃海参的人肯定知道光参,光参本身就不是有刺的品种,俗称“海茄子”,营养价值跟刺参没有法比,有句话不是说“光参入菜、刺参入药”,没错光参就是一道菜。我国南方养殖的海参多为光参,光参生长较快,但营养价值和口感是所有海参中最差的。我们也有客户经常跟我们开玩笑说,有时候他们不舍得把刺参拿来红烧,感觉太浪费了,偶尔也买买光参,享受下红烧海参的味道还是可以的,但是不要指望能起到什么补身体的作用,就把它当成一道海鲜菜来吃,这也是可以的。我们的客户还是很会打算盘。
就刺参而言,只有刺是否粗细,才能证明他的出身。养殖海参跟温室里的小花一样,没经历自然环境的优胜劣汰,物竞天择,都是人工饲料和各种杀菌消毒的“呵护”下长大的,所以参刺尖细,看起来都一个样,文文弱弱地。
而野生的则不然,野生环境下自然生长的海参刺体粗壮,只有最强壮的海参才能在野生的环境下长大,累积最丰富的营养,尤其是六排刺,只有在无污染的海域中,才能孕育出来的极品。换句话说,饲养场的肉猪和农村猪。不都是猪肉么,但是却还是有很多人为了吃一口农村猪真是想尽了办法,吃到了以后那是一个稀罕啊。
海参的刺越多越好,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来说明下,行内一般说刺多指的是刺的密集程度,而并不是刺的长度、和粗壮度。满足同一品种和同一生长方式的条件下,确实是海参的刺越多越好,但并不是决定海参好坏的唯一标准,其决定好坏的最关键因素是产地和海域。产地、海域、和刺三者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渤海北纬39度海域的海参是目前中国刺参最好的,被称为“参中之冠”,相对这个区域产的海参也是刺比较密集的。北纬39度四季分明,冬暖夏凉,是世界公认的最适宜海洋生长的纬度。
在北纬39度海域往东就是日本的刺身和俄罗斯的刺身,都是6排次,国内的都是4排刺,所以也印证了刺是越多越好。排除日本核污染的外在因素,日本的海参确实营养价值就是比大连的要高,价格相对也比较贵。
随着渤海往南就是黄海、南海,依次出产的海参就会威海刺参、烟台刺参、福建刺参,相对也是福建参刺是最少的,营养价值也是最低的,价格也是最低。所以海参的刺多由产地和环境造成,刺多的产地和环境肯定又是好的,好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三者缺一不可,环环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