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海参知识 >

刺参室内越冬保苗你知道吗?

479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2-27 20:00:20    

刺参在分类上属于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楯手目、刺参科,仿刺参属,主要分布于黄海和渤海海区。在我国发现的20多种可食用的海参中,刺参是产量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品种。其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高、糖类丰富而不含胆固醇。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且还是滋补、强身健体的良药。

刺参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有这样的记载:“刺参体色黑褐,肉糯多刺,品质最佳,而药性甘温无毒”。

在自然海区,刺参大多生长在水深5米至20米的深海中,一般需要3-5年时间的生长期,生长周期长,采捕不方便,每年的收获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刺参人工养殖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地渔民根据当地不同的海岸滩涂、岛屿港湾的地理优势,多种形式的刺参人工养殖不断发展,尤其是北方地区刺参养殖面积逐年扩大,养殖户对刺参大规格苗种的需求不断增加,

人工培育刺参越冬苗种也叫刺参越冬保苗,是为刺参养殖提供大规格苗种的重要环节,于是近年来,随着市场对于大规格苗种需求的增多,我国刺参越冬保苗得到迅猛发展,

刺参越冬保苗有室内越冬保苗和室外越冬保苗和两种模式,刺参室外越冬保苗是指在室外海参池塘或内湾浅水水域进行刺参苗的越冬培育。

室内刺参越冬保苗在室内水泥池塘、利用海水井、煤炭锅炉等简易设施升温,进行刺参苗的室内越冬培育,室内保苗历史较长,规模仍在不断扩大,目前生产中以刺参室内越冬保苗最为常见。

为了达到室内刺参越冬培育期间,苗种无病害,生长快的目的,就必须做好室内刺参越冬保苗的各项工作。

一、保苗设施

1、培育室

刺参越冬保苗培育室,应选择在靠近海边,海水清澈,水质新鲜无污染,无淡水注入岩礁底或沙底的地方。最好利用育苗厂冬季闲置的培育室,室内育苗池一般规格25~30立方米,池深1.4米,每个苗种培育池、应有分别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和充气系统。进排水方便,池底排放附着基,以增加参苗附着面积。附着基用聚乙烯波纹板,每片波纹板的规格约为30厘米×40厘米,厚度0.5~0.8毫米,波高1~1.5厘米,采用组合式,将波纹板插入专用的塑料框架上,每个框架插10~20片;

2、饵料室

作为刺参苗饵料培养的饵料室,是参苗培育室的配套设施,应有利于调节光照强度和空气流通,清洁卫生,避免生物和化学污染。育苗室和饵料室均应配有单独的检测室。

3,供水设备

刺参越冬培育供水设备有泵房、一般用水泵将海水抽到高位的沉淀池,自然海水中的浮泥、有机碎屑,净化水环境。海水沉淀48小时以后,还必须经过砂滤罐,把悬浮在水中的胶体物质和其他微小物体与水分离,再进入升温设备,

3、升温设备

刺参苗室内越冬必须有升温设备,升温可用海水锅炉。砂滤后的海水还必须经过锅炉加热,才能进入培育池和饵料池。

二、苗种放养

1、参苗的选择

刺参越冬保苗,无论是外购刺参苗还是自育刺参苗,选择健康参苗是关键。肉眼观察体表干净,无损伤。肉刺坚挺而完整,参体自然舒展,活力强,反应灵敏,伸缩较快,管足吸附力强,粪便较干呈粗长条状是健康苗,反之是病态苗。

2、放养密度

黄渤海刺参室内越冬保苗,参苗一般在11月中旬放入越冬培育池,参苗密度应根据参苗大小、水温、培育条件等决定。一般参苗的放养规格在2000~10000头/千克时,放养密度为0.5千克/立方米水体;放养规格在600~1000头/千克时,放养密度为1~1.5千克/立方米水体;随着参苗个体的增大,要逐渐降低培育密度。

本篇文章以投放600头/千克为例。体长为3厘米左右。

三、管理

1、水质管理

1)水温调控:水温直接影响参苗的摄食量、生长速度和生理活动。随着参苗的生长,适宜水温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刺参苗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3~27摄氏度,体长1cm以上的刺参苗生长最适宜的水温是10~15℃。

黄渤海刺参越冬保苗开始时期,正处于秋末冬初,自然水温一般在10摄氏度左右,参苗放入培育池后,启动锅炉逐渐升温到15℃,促使参苗快速生长,积累能量,为下一年春季增产奠定基础,进入寒冬季节,池内水温控制在11~13℃,这样不但利于参苗的生长、降低病害的发生,还可节省煤电等生产费用,第二年3月上旬,随着外界气温逐渐上升,池内水温控制在14~17℃,进入参苗保数量增产量阶段。

2)水质指标:

黄渤海刺参越冬保苗期间,培育池池水溶氧每升5毫克~7.5毫克,pH在8. 0~8. 5。最适盐度为28‰~32‰。氨氮含量小于小于0.02 毫克/升,

在培育过程中定期对池水各项指标进行监测,一般一周检测一次,

2、饵料投喂

1)饵料配方:在自然条件下刺参以沉积物中的有机物为营养,主要包括微生物和动植物有机碎屑等。人工培育刺参时,刺参的食料以藻类的磨碎过滤液为主。

根据刺参食性,饵料配方可参考:马尾藻35%、鼠尾藻30%、鱼粉2%、海虹粉1%、贝肉粉1%、贝壳粉1%、干酵母2.5%、刺参电解多维2.5%,干海泥25%。

在越冬培育过程中,可根据刺参参苗不同生长阶段和生长速度,及时调整饵料配方,满足参苗生长的营养需要。

2)合理投喂:冬季由于受温度的影响,参苗的生长速度相对缓慢,因此,饵料的摄入量也相对减少。水温与参苗摄食量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水温10~13摄氏度时, 日投饵量为参苗体重的3% ~5%,水温14~17摄氏度时,日投饵量为参苗体重的4% ~7%。每天投喂3次,一般8点-9点投喂全天量的20%,16点 -17点投喂全天量的60%, 21点 -22点投喂全天量的20%。具体投喂量根据各个阶段水温的不同和摄食状态的好坏随时调整,但必须要严格控制好饵料的使用量,勤观察,勤调整,防止过量投喂造成水质恶化。

4、倒池

倒池是将原培育池的附着基移到预先备好的相邻的新池中继续培养。倒池可以改善水质、一般情况下,池内水温在13℃以下15天倒池一次,水温在13℃以上7~10 天倒池一次。

到池时,附着基移出后,在排水口接好网袋,打开排水口。用水将沉在池底的参苗及污物通过出水管道冲入网袋,收集过程中要勤换网袋,以减少参苗互相挤压受伤。冲入网袋的参苗清洗干净,倒入40目的筛绢网框,放入水中晃动,分离粪便及杂物,筛选参苗,剔出伤残参苗、

倒池过程中有状态差或损伤,应激反应过大造成吐肠和细菌感染的参苗,需要放在大盆中,用10%聚维酮碘溶液30PPM药浴30分钟,

放入倒入附着基的新池中,原池用水冲净后,刷洗池壁,池底,用高锰酸钾消毒或双氧水消毒后用水冲刷干净。

5、更换附着基

参苗经过长时间培养,附着基上堆积了大量残饵、粪便等污物,易繁生有害病菌,所以一般30天左右更换一次附着基,改善参苗的栖息环境。更换附着基的方法,直接将带参苗的附着基框架,从池水中拿出,抖动或者在水中冲涮,使参苗落入池中,取出聚乙烯波纹板,运出培育室,对聚乙烯波纹板上的参苗排泄物及食物残渣海泥等,进行彻底的清洗。专用的塑料框架,也必须冲洗,消毒后才能使用。

和倒池一样,将沉在池底的参苗,通过出水口冲入网袋,

池内参苗收集完后,彻底清洗消毒。摆放好经过清洗消毒后的附着基,就可以进水投放参苗了。

更换附着基的同时,根据参苗生长情况,重新调整密度,收集的参苗经过药浴,称重,把大小相近的参苗以合适的密度投放在同一个池子内。这样有利于管理。便于参苗更好的生长。

6、换水

刺参越冬培育用水的更新,是通过换水和流水的方式实现。换水量根据水温、参苗规格、投饵以及水质情况灵活掌握,

一般日换水或流水1次,若水质恶化、池内残饵粪便较多,每天可进行2次全池换水,换水时水温变化幅度不应超过1度。

7、光照强度的调节

在越冬参苗的培育期间,为了便于附着基上底栖硅藻的繁殖,可适当提高室内的光照强度,但仍然不能太强,并且光线要均匀、柔和,一般应控制在2000勒克斯以内。

黄渤海刺参室内越冬保苗,每年4月20~5月10日前后出苗,这时的规格一般可达到150~300头/千克,个体大小在6cm左右,参苗体质健壮,投放池塘养殖,成活率可达 70%以上。
刺参人工培育越冬苗,人为创造了刺参适宜的环境条件,不但保证了刺参苗在冬季也能够正常生长,而且体质健壮,规格相对整齐,投入养殖池后的成活率较高,对于提高海参养殖技术水平、提高海参养殖的产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希望农民朋友通过刺参越冬培育,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