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养生百科 >

清热泻火药之栀子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11 00:49:15    

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凉血止血。

口诀:这个小子很心烦(泻火除烦),所得利事(清热利湿)凉凉(凉血解毒)了。

应用:

1.热病心烦。能清泻三焦火邪,泻心火而除烦,为治热病心烦、燥扰不宁之要药。

2.湿热黄疸。清利下焦肝胆湿热,用治黄疸、小便短赤。

3.血淋涩痛。善清下焦湿热而通淋。

4.血热吐衄。清热凉血以止血。

5.目赤肿痛。清泻三焦热邪,用治肝胆火热上攻之目赤肿痛。

6.火毒疮疡。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药理作用:

1.抗炎。京尼平苷为有效成分之一。

2.镇静(熊果酸)、镇痛(醇提物和京尼平苷)。

3.降温和解热。醇提物能使正常体温下降,熊果酸为其有效成分之一。

4.保肝、利胆。生品保肝,炒炭无效。醇提物、栀子苷、栀子素能促进胆汁分泌。

5.促进胰腺分泌。京尼平促进胰腺分泌,京尼平苷降低胰酶活性。

现代应用:

急性黄疸型肝炎,扭挫伤,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炮制方法:

1.栀子:去杂质,碾碎。

2.炒栀子:预热容器,文火炒至深黄色

3.焦栀子:预热容器,中火炒至焦黄色

4.栀子炭:预热容器,武火炒至黑褐色

炮制作用:

炒黄或炒焦后缓和苦寒之性,避免伤胃。热较甚者用炒栀子,脾胃较虚弱者用焦栀子。栀子炭善于凉血止血。

来源: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状鉴别:①长卵圆形或椭圆形②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明显纵脉纹③种子多、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色,表面具细小疣状突起④气微,味微酸而苦。

栀子

栀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