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养生百科 >

中药功效大全:用于治疗泻痢中药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12 00:44:47    

一、白头翁

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头翁的根。以根粗长、外表灰黄色、头部有白毛者为佳。主产于东北、内蒙古、华北等地。春秋采挖,除去须根,保留根头白绒毛,晒干用。

【性味归经】苦,寒。归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应用】用于热毒泻痢,为治痢的良药。

可与黄连、黄柏、秦皮同用,以增强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作用,如白头翁汤。也可单用本品煎服,或以煎液保留灌肠。

此外,本品与秦皮配伍,煎汤外洗,可用治阴痒(滴虫性阴道炎)。

【用法用量】煎服,6~15g。保留灌肠,30~50g,1日1次。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虚寒泻痢慎用。

白头翁


白头翁

二、秦皮

为木犀科落叶乔木植物苦枥白蜡树、白蜡树或宿柱白蜡树的枝皮或干皮。以条长、外皮薄而光滑者为佳。主产于吉林、辽宁及河南等地。春秋剥取。干用。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胆、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清肝明目。

【应用】

1. 用于热毒泻痢,里急后重,常与白头翁、黄连、黄柏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止痢之功,如白头翁汤。

2. 用于肝火目赤肿痛,目生翳障,多与黄连、竹叶同用,亦可单用煎汁洗眼。

【用法用量】煎服,6~15g。外用适量。

秦皮


秦皮

三、鸦胆子

为苦木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鸦胆子的成熟果实。又名苦参子。以粒大、饱满、色黑、种仁白色、油性足、味苦者为佳。主产于广西、广东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去壳取仁用。

【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应用】

1. 用于热毒血痢,下脓血,里急后重,可单用,如《本草纲目拾遗》中的至圣丹即单用本品,以龙眼肉包裹服。

2. 用于疟疾。对各型疟疾均可使用,尤以间日疟及三日疟效果较好,对恶性疟亦有一定效果。可单用装入胶囊或以龙眼肉包服。

3. 用于鸡眼、寻常疣,可捣烂涂敷患处,或取油局部涂敷。

【用法用量】内服,10-15粒(治疟疾)或10~30粒(治痢),不宜入煎剂,可装入胶囊或以龙眼肉包裹吞服。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有小毒,不宜多用久服。胃肠出血及肝肾病患者,应忌用或慎用。

鸦胆子


鸦胆子

四、马齿苋

为马齿苋科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马齿苋的全草。全国各地均产。夏秋季采收。略蒸或烫后晒干用或鲜用。

【性味归经】酸,寒。归大肠、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应用】

1.用于湿热下痢,热毒疮疡。治疗湿热下痢,可单用鲜品绞汁服,或与黄连、黄芩等解毒止痢药同用;治疗热毒疮疡,可单用煎汤内服、外洗,或以鲜品捣烂外敷,也可与其他清热解毒药配用。

2.用于崩漏、产后出血,单用煎服,或与益母草、地榆、茜草等凉血止血药配伍应用。

【用法用量】煎服,30~6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

马齿苋


马齿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