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医生,我又来了,你的药不灵呀!都说你调理脾胃挺好的,但我怎么喝了一个月中药肚子胀气也没好转,胃酸还比以前多了呢?”病人抱怨着。
“我看一下你的方子……不应该啊,你的方子是针对你脾胃问题的,你平时除了一日三餐外还吃些什么东西吗?”我问。
“我每天吃些红薯、芋艿……”病人说到一半就被我打断了。
“不是说治疗期间不吃粗粮吗?怎么又吃起红薯芋艿了?”我问。
“红薯也算粗粮?他们都说红薯能抗癌的,而且也能通便,所以每天我都吃一点的。”病人表示很无辜。
“那从今天开始红薯、芋艿先不要吃了,我调整一下处方,你胀气胃酸的情况会好一些的。”我说。
两周后病人来复诊,果然腹胀,放屁多、胃酸皆改善。一味红薯能有这么大的能耐?多年临床经验证明红薯对于胃肠道不适的病人造成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甘薯,薯蓣,不要混淆了
甘薯与薯蓣经常会在古籍中见到,看似相似但却是两个东西。甘薯是今日之红薯,而薯蓣则是今日的山药。我发现有人搞不清这两个东西,会张冠李戴。
我先说山药,山药在唐代之前名“薯蓣”,《伤寒杂病论》中就是记载为薯蓣的,薯蓣是它的原名。但到了唐代宗名李豫时期,因为“豫”与“蓣”同音所以避讳称薯蓣为“薯药”。这还没完,时过境迁到了宋代宋英宗名赵署时代,因“署”与“薯”又同音,所以再次避讳称“薯药”为“山药”。现在大家只知山药这一化名而很少有人知道“薯蓣”这一原名了。所以薯蓣=山药,与红薯不是一个东西,功效上也不同,这里要提醒一句山药也不能每天蒸食当保健品,切记!
甘薯=红薯,红薯并不入药,历代本草书籍均未记载,直到明代的《本草纲目》才被收录记载,李时珍对于红薯也只是寥寥数笔,并未详述。清代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倒是对红薯做了较多的记载,只不过对于红薯的中医功效记载的非常少,更多的是记载其作为农作物的特性。经过我的考证对于红薯的中医记载主流本草书籍不超过5本,而且古今药方中比较少会出现红薯的身影,所以从中医的角度至少红薯不是一味普遍适用的药材。
红薯的药用价值
网上盛传红薯能抗癌,这里我也做了相应的研究,结果发现在正规的论文中明确提到红薯能抗癌的少之又少,而大部分大部分研究反而集中在红薯叶以及红薯茎的抗癌作用。一些报纸对于红薯抗肿瘤提及较多,但未看到很详细的科学研究数据来证实,其实很多科学理论都只存在于实验室,目前阶段并未看到十分明确的能运用到临床的红薯抗癌疗法。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我曾经去夏威夷旅行,当地有一道名菜叫Lualua,又叫捞捞菜,它就是用红薯的叶子包裹着猪肉烹制的美食。当时我就很好奇问当地导游,那既然叶子被用来做菜了,那红薯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导游当时的回答令我喷饭,他说当地人只要红薯叶子,红薯统统扔掉了。
所以红薯虽然盛传能抗癌,但是否真的天天吃红薯就能防癌还真的需要斟酌一番。
朱氏内科传人又来总结啦!
根据目前现有的科学研究还不能明确红薯的抗肿瘤作用,所以偶尔食用是可以的,但天天当饭吃是不行的。
历代本草书籍对于红薯的记载较多的是其能作为灾荒之年充饥的粮食。虽然红薯有医书记载能补虚乏,益气力,但同时也提到了红薯的禁忌,胃胀气、腹胀、胃酸、放屁多的人,脾胃运化功能(消化功能)偏弱的人,红薯千万少吃,最佳的方案是在调理脾胃的这一段时间内红薯先暂时忌口。